韩使燕行录全文检索系统
试用截止日期:2016-1-26
试用地址👱🏼♂️:http://guji.unihan.com.cn/web#/book/YXL
数据库介绍
本数据库所采用为韩国成均馆大学收藏的《燕行录》,进行了全文数字化处理。内容所含三百八十种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燕行书籍,是外国人对中国认识的第一手资料,因而具有相当的真实性。直笔、全面👩🏿✈️、完整是《燕行录》的最大的优点🧣,也使其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情况的宝贵资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弥补中国史料的不足。
最早的《燕行录》著述的时间开始于崇德二年(1637)🧏,今所能见到的是金宗一写的《沈阳日乘》,而能见到的最晚的著作则是光绪十四年(1888)无名氏的《燕辕日录》🤳🏼。 《燕行录》具有体裁多样、作者层次广、年代跨度大的特点。其体裁有日记、诗歌😕、杂录👩🏼🦲、记事等☄️,其作者包括朝鲜派往中国的正、副使🤳、书状官,以及使节团中一般的随员🚆,著名的学者有朴趾源👨🔬、李德懋、洪大容、柳得恭等,这些人同时也是朝鲜历史上“北学派”的著名人物。
《燕行录》记载了路途、使行人员、贡品和沿路所见的风景,对于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都有详略各异的记述。尤其对于中国的时政、著名人物、藩属外交🔽、边境贸易🚯、商人市集、士人科举、以及婚丧风俗都是记述较多的内容🕺🧇,从这些内容的侧重点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朝鲜学者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非常感兴趣🙍🏼♂️💁🏼♂️。对于研究明清史的学者而言,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