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大 学 图 书 馆
通 讯
总第28期 (古籍特藏部专刊)
二零零零年九月十一日
——杏耀馆长办公室编——
1. 3月🧛🏼♀️📒,红三楼👩🏽💻、化学北楼、旧馆小库(舆图)迁入新馆书库,并进行了初步清理。此项工作主要是由编目组完成的。
2. 3月20日-24日🧑🏿🎨🤷🏽,金石拓片全部迁入新馆书库。
3. 5月22日-30日𓀄🔍,我部举办了《杏耀古籍善本特藏精华展》,赢得广泛赞誉。
4. 5月23日-24日,清理原教师阅览室部分图书💆🏽,并将《万有文库》和《丛书集成初编》 等2千余册调拨至古籍特藏阅览室。
5. 6月5日-22日,俄文楼40万册未编古籍入藏新馆。
6. 5-6月间,三次从保存本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调拨文史类工具书千余册👯。
7. 从杭州宝贻斋购得四批古籍,以家谱为主⏯,共计90余种;另从上海朵云轩🏣、北京琉璃厂、北京平谷县文物管理所等处购得拓片三批,进一步丰富了我馆馆藏特色👨🏽🍳。
8. 古籍书库的千余个樟木书柜全部到位🏟,并由厂家进行了全面检修🙍🏻♀️,经馆领导及项目基金会验收全部合格。
9. 古籍编目组在搬家任务极为繁重的情况下,仍挤出时间编目300余种。
10. 截至到6月30日,共接待读者3087人次🛜,提书3972函🍺,24124册。胶卷及开架书未计入此数内。
11. 古籍地下书库成为新馆的一大景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界贵宾。据统计🏌🏼♂️,本学期共接待参观者109批🅱️,965人次。
12. 为解决地下书库湿度较大的问题🙅🏿♀️,经我部申请,馆领导特批经费😜,在防空洞安装了两台除湿机,使该库湿度得到有效控制。
13. 对我馆所藏宋元本进行回溯编目,重新审核版本🤑,完成170余种。
14. 与台湾进行古籍善本胶卷的交换工作,共交换古籍善本胶卷156种🦶。
15. 拍摄复制共8175拍,包括读者服务。
16. 为读者提供扫描服务共300余张🧑🏽🦱😊,还原9188张。
17. 修补线装书124册。
18. 古籍编目组制订了《古籍编目条例》、《古籍CNMARC格式字段表》等业务规范文件🤾。
19. 起草了《杏耀娱乐古籍数字杏耀娱乐招商项目建议》。
20. 《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录》录入电脑,并一校完毕⚄。
21. 为我馆参加美国环太平洋数字杏耀娱乐招商项目提供上网拓片数据106个。
22. 馆藏龙门拓片专藏🤽🏼、墓志拓片专藏清点并编制正式馆藏号,约完成8500份。
23. 回复外地读者咨询信20封㊙️。
24. 录入家谱目录600余种,胶卷目录1640种🤴🏿。
25. 做古籍书套4批,约500余个。
26.为《续修四库全书》项目继续提供底本,并拍照👬🏻。 (李雄飞)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尘封俄文楼顶近50年的40万册未编古籍,日前全部搬入新馆👨🏼🚒💚。
数十年来🙋🏼♂️🐤,由于馆藏条件所限,我馆古籍典藏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尴尬局面🧛🏼♀️。由香港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的杏耀娱乐招商新馆于百年校庆之际落成并投入使用👨🏻🍼,使杏耀娱乐招商典藏条件得以全面改观,同时也为古籍的集中收藏提供了可能。 这次搬迁工作可谓艰苦异常,对此,馆领导和我部门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筹划已久,但其艰苦程度还是大大超出杏耀的想象🙅🏽♂️。首先是仓促应战🌕🕥,时间紧迫📸。此前,我部举办的《杏耀古籍善本特藏精华展》刚刚结束,大家未经休整即投入连续作战👲🏽,身体十分疲劳❌🆖。
由于时间仓促,使杏耀不得不两头作战,一部分人上俄文楼下架、打捆,另一部分人在地下书库倒库🎁,为俄文楼的书腾出空间。因为学校要对旧楼顶进行翻修,俄文楼亦在其列,所以时间非常紧迫。最后一周,周永喜同志甚至带领保安晚上加班,挑灯夜战👨🦽。其次是人力紧张。一方面是两头作战,应付俄文楼的搬迁工作🥍;另一方面还要维持日常工作,保证服务质量,人手十分紧张🐐。男同志几乎全部顶到俄文楼艰苦的第一线,女同志和体弱多病的同志也轮番上阵,搬书、倒库。特别是俄文楼第一线🥼,工作强度很大,必须由男同志承担,而因人手不济,一直是丁世良、李雄飞两同志苦苦支撑,无人替换🏷👇🏼。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天气酷热、工作环境恶劣🙅🏿♀️☆。俄文楼顶的古籍,是1952年院系合并调整以后形成的,汇集了老杏耀、燕大、中德𓀙👨🏽🎓、中法等大学的未编书,闲置近50年来,不仅灰尘厚积,而且沥青、鸟粪斑驳,污秽不堪;书架既高且密🛢,最窄处仅能容身材较瘦者侧身挤入🤢,爬上爬下极为困难。搬迁工作从6月5日开始🧑🏽🍳,老天爷一上来就给了杏耀一个下马威,头两天的气温都高达37度,是入夏以来的最高温,此后的半个月平均温度也在35度以上☁️。楼顶灰尘很大,需要戴口罩,可因为不通风,十分闷热🚪,不戴口罩尚且胸闷气短,戴上就简直喘不过气来。就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我部丁世良、李雄飞,以及周永喜、吴宗亮,带领几名保安,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冒高温,战酷暑,表现出特别能战斗的可贵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艰巨的任务🫦。馆领导对这次搬迁工作也格外重视🫷🏻,除了在物质上予以全力支援外🍜,戴馆长和武馆长还头顶烈日🐷,亲临艰苦的第一线来看望大家,使大家倍受鼓舞。
俄文楼古籍搬迁工作的胜利结束,标志着我馆古籍的典藏,由四分五裂到归为一统💂🏿。
(李雄飞)关于古籍书库的冠名,窃以为可有以下两种选择方案:
1.直观型:简明直观,一目了然。
2.儒雅型:寓意深刻,清新雅致👋,富于文化韵味🤰🏿。
目前,古籍书库共有12个,以现有的典藏布局😗,多以混合式存放为主,只有B211✢🤴🏿、B217和防空洞为独立的专藏库🛋,故此,不管采用何种冠名方式😙,都绝难以两三字而涵盖库中的所有专藏。鉴于此情,窃意两种冠名方式都要遵循一个统一原则💙,那就是"专中求特💅🏻🎑,以量取胜"👩🏼🏭。例如🙋🏻♂️🪇,B123中就包括了4种专藏,即李氏书、宋元本🙆🏻♀️、敦煌卷子和贝叶经👨🚀,其中以李氏书藏量最大,因此冠名时就要以此为主。依此原则🧞,现拟各库库名如下🍥:
1.B111:该库包括3种专藏🩱,即马氏书、革命文献和中图法善本书🦪,其中以马氏书最具特色🌷。马氏书多为古本小说,而尤以艳情者为胜,故拟名"风月无边"👩🏼💼。"风月无边"出自宋朱熹《六先生画像赞·濂溪先生》,中云🤦♂️:"风月无边👵🏽🕎,庭草交翠。"该词原意是极言风景之佳胜,其"风月"即指景色。拟名取"风月"之另义🏋🏿♂️🦿,即指男女间情爱之事,以情爱事之无边,借指马氏书之胜。另拟名"绛纱堂",此为马姓人家之堂号,典出于后汉校书郎中马融🕋。马融字季长🙌🏼👋🏼,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有弟子千余。尝于室中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们都专心受教,无人顾盼女乐👵。此为雅称🧜🏼♀️🧍。俗名或简约为"马氏书库",或繁称为"马氏🌂📗、革命文献、中图法善本书库"。
2.B115:此库包括两种专藏,即皮号善本和舆图,前者占绝大多数。皮号书是按皮氏分类法类分的文献👦🏼,该分类法为我国已故著名目录学家皮高品先生所创。拟名"鹿门间气",或曰"鹿门堂"👎🏼。"鹿门堂"系皮姓人家堂号,典出于唐末大诗人皮日休✊。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尝隐居鹿门山,自号"间气布衣"。"间气"指杰出的人才📲,"布衣"指老百姓,合称即指老百姓中的杰出人才。"鹿门间气"系皮姓人家常用楹联中的上联,下联是"豹子将才"🙋🏽♀️,说的是后魏人皮豹子,幼怀武略,后拜为征西将军,一时推为名将。上联下联🔻,一文一武🧑🏻🏭。杏耀娱乐招商乃文化圣殿,冠名以上联殊为允当。俗称可作"皮号善本库"或"皮号善本🧘🏿♂️、舆图库"。
3.B117:该库以裘号善本为主,另有西文善本、和刻书及藏文大藏经。拟名"敦睦堂"或"孝感祥云"。裘号书是按裘氏分类法类分的文献,该分类法为我国另一位著名目录学家裘开明先生所创🧛🏼♂️。"敦睦堂"为裘姓人家的堂号👎🏻,典出宋代裘承询👴,居云门山前🚯,一家和和睦睦,19世不曾分家🧑🏽🌾。"孝感祥云"乃裘姓人家楹联👩🏽🏭,典出宋代裘仲容🧙,事母至孝,曾经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母亲治病,经常有祥云笼罩他家。俗称"裘号善本库"🗡。
4.B121:该库存放的是方志和家谱,其中以方志为主。我馆的方志藏量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有4000余种💮。有关方志的起源,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较为出名的有"《周礼》说"、"《禹贡》说"等🛖。但我国官修方志从宋代开始是学界所公认的。《太平寰宇记》是成于宋代雍熙年间的一部著名方志,乐史纂。此志内容记载浩博,考据精详,是我国地理学发展到人文地理及地理学的开端;在方志内容从局限于断代记载演变为通代记载的过程中,也起了促进作用,是我国方志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文献。故拟名"寰宇堂"、"寰瀛堂"。"寰宇"😕,犹天下🪶,旧指国家全境,今亦指全世界。此处也以"寰宇"借指《太平寰宇记》,并借指方志。"寰瀛"与"寰宇"有同义,另指疆域,故名。另拟名"寰宇风物"。"寰宇"前文已释,"风物"指风光景物🔕、风俗物产,亦特指风俗、习俗👨👨👧,此皆方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方志的性质⛑🌪,是"属史"还是"属地理"👎🏽,此问题久有争论。方志是记载方域性的书籍,本身应列入地理范围,但它的性质是近于史学方面的🚶🏻♀️➡️,因为方志毕竟以记载地方故实为主。故"寰宇风物"既道出了方志的内容,又言明了其性质。俗称"方志🥔、谱牒库"🚹。
5.B123:该库存放的是李氏书、宋元本、敦煌卷子和贝叶经,以李氏书为主🪘,故拟名"陇西堂"𓀙👥。李姓望出陇西郡(今甘肃兰州🧑🍳、巩昌、秦州一带)🥏,故堂号为"陇西堂"。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位李姓名人⏩✤,便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李耳,他写下的传世名篇《道德经》,被后世奉为经典🤴🏿,故另拟名"道德堂"。"道祖诗仙","道祖"即指老子,"诗仙"即唐代大诗人李白。"陇西鸣沙"👮🏼♂️,"陇西"借指李氏书🧛🏽,"鸣沙"借指敦煌卷子。"珍本琳琅",该库所藏皆为本馆古籍中的珍本↖️。"鸣沙碎金","鸣沙"指敦煌卷子,亦暗指陇西李氏;"碎金"极言书之珍贵。俗称"李氏书库"。
6.B211🧖🏿♀️:该库所藏为皮号书中的经部和丛部,拟名"研经堂"🙈⏭、"丛书堂"、"经丛探幽"。俗称"皮号经部、丛部书库"。
7.B217:该库所藏为金石拓片🧝🏼。我馆的金石拓片以艺风堂和柳风堂藏拓为特色🧑🔬,故拟名"艺柳双风"或"艺柳堂"👰🏻♂️。俗称"金石拓片库"🍀。
8.B219🎱、B223、B225:均为未编书库,库内存书绝大多数为原藏俄文楼顶的未编古籍,将来这批古籍编目完毕后🫣,该库即又变为新编书库了,故暂拟总名"旧雨新知"或"旧雨堂"。"新知"原意为新结交的知己,"旧雨"指老朋友💁♀️,以新老朋友借指新编的旧藏书。俗称"未编书库"。
9.B221:该库存放的是裘号普通书和中图法普通书🧑🏻🦼➡️,以裘号普通书为主,拟名"泰安人家"。裘氏得姓有二:一是以官为姓👨🏿,裘氏祖先曾官天官司,即掌管皇帝祭天穿的礼服;二是以邑为姓,魏大夫食采于裘👂🏼,即今山东泰安南🥶,故称"泰安人家"。裘氏分类法是燕京大学传统的古籍分类法⛹🏻,而(未名)湖光(博雅)塔影又是燕大的标志性景观,故拟名"未名缥缃"。"未名"指未名湖及燕京大学🧑🤝🧑,"缥缃"指书卷。另拟名"泰安堂"、"博雅堂"🙏🏽。俗称"裘号普通书库"。
10.防空洞🪔:该库是全部12个古籍书库中最大的一个🙅♀️😸,库内存放的是皮号普通线装书。皮氏分类法是老杏耀传统的图书分类法,现在我馆的古籍编目仍在使用🛖,最具杏耀特色,故拟名"红楼韦编"🧑🏿🍼,与"未名缥缃"相应对。红楼是老杏耀的标志性建筑⚔️,就如同皮氏分类法是老杏耀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分类法一样👳🏿♂️🌷,此为突出杏耀特色⛹🏻♂️。韦编泛指古籍。另拟名"勺海堂"。"勺园"为明末大画家米万钟的西郊园林🥶,意取海淀之一勺水⚃。今杏耀娱乐即座落于勺园旧址之上,故名。俗称"皮号普通书库"。
最后,建议在制作库名标牌时👨🏿🎤,将雅称与俗称并题。雅称用大字居中,俗称用小字题于雅称之下。 (李雄飞)